初次见到建筑工程学院周俊杰,他身上的艺术气息便吸引了我。不止是长相清秀,谈吐中总是提及的传统艺术、文化力量、建筑温度打破了我对于“工科男”的刻板印象。正是他这理科思维与人文情怀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折屏宴戏——夜宴图情节空间再现”这一佳作,一举拿下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2020)”学生组一等奖和决赛铜奖。
周俊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合影
建筑学子眼中不一样的《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之所以选择《夜宴图》,周俊杰告诉记者,这个作品描绘了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作者精巧地运用了屏风、床榻、长案、管弦乐器等古代屋内常见的物品将画面进行软分割,使画面既有彼此的独立空间,又不乏连贯性,这跟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通过解构《夜宴图》空间的转换,情节的转换,场景以及人物情绪的起伏,将人的关系转化为建筑的关系。剧中人既是戏中人,又是观戏人。”周俊杰决定将这些理念运用于自己的建筑设计。
他以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为原型,采用独特的“盒子”式分隔设计,一方面符合传统民居(四合院)露室的封闭特点,满足了大家的包围感;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分隔开了人群,让人流得以流动,增加人们之间交互性。“在艺术设计上贴进本地居民的情感寄托,建设设计上则尽可能实用、高效。”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周俊杰抓紧时间将这些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新理念画在图纸上。“画图是一个深入探索的过程,越深入问题越多,问题越多越有吸引力。”虽然只准备了一个月时间,但他翻阅了关于建筑、绘画、历史、地理等不同学科的书籍,也得到王珺老师的很多帮助与指导,“最终磨出来的图纸还是很满意的,也许这也是获奖的原因之一吧。”
周俊杰和导师王珺老师
我要设计会讲故事的建筑
“很多人觉得建筑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理存在,然而不是的,建筑是有感情的。”说到他的专业,周俊杰特别认真地说道:“我想设计会讲中国故事的中国建筑。”他一直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不断探索建筑设计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
建筑作品需要直面社会的需求,反映人情的冷暖,创造新的生活。例如建筑材料的选择会给予人不同的感受:木材让人觉得温暖,混凝土则给人清冷的感觉……尽管观者不会注意到,但伴随着观、谈、听、想各种感官的加入,建筑设计充满了人文关怀,这些细节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处于其中的人。
这在他的参赛作品“折屏宴戏——夜宴图情节空间再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立体空间设计、室内外空间的转化、单元的错位布置、侧向通风玻璃的使用、乡土公共空间的介入……这些细节不仅满足不同时态下的功能需求,还构成了绿色、健康的建筑和空间,是承载着村民们的特殊情感和不同情绪的重要载体。
这更加坚定了他在比赛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建筑设计的决心与信心,“我们中国人要建讲述中国故事的、有温度有情怀的房子。”周俊杰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深度,有生命力,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作品海报
既然热爱就要搞出名堂
“获得这个奖还是挺不容易的,疫情之下,大家参赛热情不减。光参赛高校就达到320所,创了历史新高,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老牌建筑‘大牛’。”周俊杰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参加的。
没想到他的设计在全球1045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周俊杰很惊喜,但并不意外。他喜欢建筑设计,“建筑学是工科和文科的结合,它融合了地理、艺术、天文、历史、哲学等内容。”这让他沉醉其中。
从大二上专业课开始,老师就很看好他,有参赛的消息也会第一时间跟他讲,“老师可能觉得我有这方面的天赋吧。”周俊杰笑着说道,“光有天赋也不行,还要钻进去,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因为平时的深厚积累,他才能在准备比赛时打破瓶颈,游刃有余。
周俊杰在决赛中
“说实话,这个荣誉让我很满足,很开心,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激励吧。”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的周俊杰表示,这个奖项是对自己过去四年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鞭笞,今后还会继续努力:“既然我选择了建筑这条道路,就一定要搞出名堂。”
不止是比赛,平时他也经常将自己的作品发到哔哩哔哩平台,在那里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他们有共同的职业追求,他们共同切磋,相互学习,希望他们未来建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的建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