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典型人物  >  正文

戚宇柯,中共预备党员,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他学习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综测、智育成绩名列前茅,曾多次获得校级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等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学院十大学生标兵。

每当我看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当我跑步的时候,我谈些什么》时总会引起共鸣,虽然书中讲的是与跑步相关的事情和思考,但细细品读,却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持续: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在清晨的几个小时完成最重要的工作。随后跑步和处理个人杂事,晚上雷打不动地读书或者听音乐,清淡的食物和普通的穿着,一成不变的模式,一直坚持到今天。当我每日早起,躲到校园美丽的一隅,记诵或听读英语,紧接着一天的课程、自习,剩下便是夜跑与睡前的读书。在外人看来,这无异于是一位“佛系”青年,可我却在这普通平淡之中享受着每日的充实与自我的欢愉。

没课的时候就去图书馆

首先我非常幸运,一进入大学便得到一个学长的建议:没课的时候就去图书馆。于是就这么小小的建议,我做到了,也因此渐渐把握了自己大学生活的主动权。入学以来,我要保证学习为主线的同时,独立去申报科创项目,尽可能多的参加学生社团,不错过感兴趣的比赛,在科协学会了维修电脑……这一切让我的学习和时间规划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我坚信主动即自由,善于规划与有效执行同样重要。大一下学期,因为一个课题,我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点,与老师、家长沟通之后,我最后决定转到会计学专业。决定转专业后,我通过新闻、学术期刊等深入了解专业现状及发展要求,制定了一个专业学习计划,将专业需要的资格证书列举出来。之后一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目前已通过自学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和用友ERP财务信息化应用证书,2017上半年通过了会计初级考试。

我一直相信,一份适合自己的规划,加上说做就做的执行力,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正是凭借这些证书、还有扎实的基础,我去年暑假获得了在南京南审希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机会。在事务所实习期间,高强度的工作让我一方面感受到审计行业的艰辛,同时也意识到会计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理论的要求非常高,因而我也坚定了要考研的目标。一定要通过研究生的学历来进一步提升自我,并在研究生阶段将CPA注册会计师考下来。

做一个立体、有情怀的青年

大家都说 “95后”是有想法、讲情怀的一代,而我自然也要从多方面立体地提升自己。学习固然为本,但更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小到宿舍卫生、待人接物、社会公益,还是大到活动的策划组织,这一切都得以体现。

大一入学以来,我做过班委、勤工俭学部门助理、新生副班导、教学信息员,进过学生会、学生社团。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觉得不论职务高低、事务大小,只要做一些帮助到大家的事便很有价值。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院学生会科技部的两年多时间。从大一做好每一件小事,到大二选择留任,我就开始思考如何科创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取得一个较大的进步,如何让部门的干事在这里的一年得到锻炼与提升。恰好当时在学习管理学,我便将学到的知识与自身工作经验结合,在内部团队打造、外部科创过程控制制度完善等方面下功夫,最后的成果也是十分喜人的。

大三一开始,我作为新生副班导带领2017级的新生们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我耐心、细心地去倾听、关注每一个问题,并努力帮他们解决问题,希望学弟学妹们的大学生活都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到江宁图书馆、明孝陵博物馆做义工,去给北京东路小学的学生上体育课,参加无偿献血等,这些公益活动让我学会了感恩,感受了奉献的快乐。当然,周末我也会出去走走,一年跑几场马拉松,南京连续三年的马拉松我都没错过。

对我而言,大学生活是立体的——会“玩”、充实、有乐趣,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尽可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这更是我坚持下去的一种“情怀”。

努力打造最好的自己

创新是时代的音符,入学以来我始终坚持参加科创、学科竞赛等,以此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研究与创新能力。从大一一开始,我就参加了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创业培训,虽然大一什么都不懂,但那些校外导师的授课极大开拓了我的眼界。在进行一系列学习并顺利通过考试后,我获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南京市大学生创业证。

科创是我进行主动学习,兴趣探索的一种方式。先后参加3项校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已公开发表3篇省级以上期刊论文。在2016年度、2017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这也鼓励我在科研上不断进步,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期间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金蝶云管理创新杯”互联网+管理应用大赛省市赛二等奖、2017年百度百科全国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三等奖,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三等奖等奖项。在比赛中,我深刻领会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要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人不可局限,更不可逆趋势而行。若拘泥于书本,则难以行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能轻易利用互联网资讯敏锐地感知社会经济发展,我也能坐地铁去市里多听一场看似“无用”的讲座、利用图书馆多读几本杂书、多走出学校看看。作为一名高年级大学生,我觉得我们绝不应仅仅着眼于现有,更应该去思考如何解决现实的问题。

未来社会变化难以预知,唯有将专业能力、核心竞争力与趋势融合才能打造自身复合型竞争力。

文字/图片 学生工作处、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1号 | 邮编:211167

版权所有©304am永利集团-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
苏ICP备050071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53号